網友質疑「去台北打拚真的划算嗎」?他認為現在物價上漲,生活開銷大,每個月還得負擔昂貴的房租。文章一出,引起網友熱議。示意圖。(資料照)
近日網友在Dcard發文說,自己是2000年出生的,在學生時代就常聽人提及要去台北工作。然而10幾年來,隨著物價和房價高漲,他不禁質疑「去台北打拚真的划算嗎」?他提到,當年歌手林強的《向前走》,激勵了無數人來台北打拚,而如今這首歌已經是30多年前的作品,台北的就業市場也早已飽和,不像當年有那麼多工作機會。
此外,現在台北的房租價格高昂,許多年輕人光是支付房租就已經很困難,更別提其他生活開銷。但他補充,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能夠負擔這些開銷,但他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來台北生活。最後他感慨「會有這篇文,也是因為我從小就幻想要去台北生活,我大學也是唸台北的,後來發現來台北真的開銷很大,難怪有人說台北人都很有錢」。
文章一出,網友紛紛留言,「資源都在大城市,不去也不行」、「那是台灣經濟剛起飛,那時候人人都有憧憬,現在不同以往,時空背景都不相同」、「北漂在台北賺得較多,但房價也高,很難落地生根。回家鄉中南部房價雖然相對較低,但賺得少且發展性較差(部份產業除外)形成一種進退兩難的窘境」、「沒辦法台北資源就是比台中多,不然誰想離鄉背井呢」。
另外,有其他網友分析適合在台北工作的職業,「外商、金融業總部、科技業(南港、內湖軟體園區)以上這幾種比較需要來台北吧,如果你只是來台北搖飲料、端盤子、刷載具,那真的不用來了,房租就壓垮你」、「薪水漲幅高的留北部吧。科技、外商、金融、法律,基本上你想得到高收入且總部大多在台北的,就往台北發展。在台北薪水沒6萬基本上都很難過好日子,百萬勉強堪用,要買房你沒個200以上基本無望」。
❰月薪4萬起❱ 請立即前往yes123求職網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許多人會到連鎖量販店家樂福購買生活用品及食品,不過有網友結帳時發現,家樂福多了「聊天結帳櫃檯」,讓他相當不解用意為何?,貼文也釣出家樂福員工解釋。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求職不只看薪資與職稱,職場氛圍與辦公環境同樣重要。近日社群平台「Threads」掀起一波面試避雷勸世潮,不少網友紛紛列出心中一看就想逃的公司徵兆,貼文一出引爆熱議與共鳴。
受少子女化影響,近五年來大專畢業生人數持續減少,台灣不少行業也出現缺工現象。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近五個學年(一○九到一一三年)畢業的大畢生,未投保率(勞保、農保及公保等)平均達十九%,約有十九.六萬人
暑假到來,不少學生想提前體驗職場環境,紛紛尋求「企業實習」的機會。yes123求職網「蛇年暑假打工與企業實習計畫調查」顯示,48.7%的大學生表示,今年有計畫參加暑期實習,比例略高於去年的47.7%,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大學學歷對未來的收入有所幫助,在很大程度也取決於大學念了什麼科系。美國一項新研究揭露,大學畢業5年之後,可以賺到最多錢的科系集中在工程、電腦科學和醫療健康領域。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 AI 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Google 與其他科技巨頭正砸下重金吸引頂尖人才,雖然Google向來以優渥的薪酬待遇在矽谷享有盛名,但卻對內部薪資數據守口如瓶。不過外媒根據對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淨零轉型已成趨勢,企業對綠領人才求才若渴。環境部與人力銀行合作發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指出,今年1至4月企業刊登綠領人才職缺揭露月薪中位數4萬元,比整體職缺3.8萬元高出5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36.3萬公務員新增「身心調適假」,草案送考試院審議中,這對建構友善職場將起示範作用。台北大心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林繼宇指出,判斷是否需要請身心調適假,必須建立在平日自我覺察基礎上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看書瞌睡蟲就上門,但拿起手機,卻又像喝了咖啡般,滿滿精神?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說明,看書時,大腦會處於高度活躍狀態,產生腺苷酸(adenosine),長期累積會抑制神經元活
心理健康已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國安等級問題,但台灣心理健康聯盟指出,青壯年自殺、高齡照顧議題、衛生所人力不足、社區心理健康資源不足是我國心理健康的4大警訊,政府應立即啟動,以預防促進及社區為基礎的心理健
〔中央社〕「路怒症」並非醫學正式定義的疾病,卻於生活常見。醫師提醒,情緒上來難以冷靜時,轉移注意力方法包括回想心情好的一面、深呼吸等,讓內生性煞車系統活躍,有助情緒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