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熱門討論 > 工作

沒中獎又淋雨!大學生怨參加就博會白忙一場 網友這樣看

  • 2025-3-17
  • 文/自由時報 黃筱薇
  • 圖/資料照
近日有網友針對就業覽會問題發文詢問,引起討論。示意圖,2017年交大就業博覽會。(資料照)

近日有網友針對就業覽會問題發文詢問,引起討論。示意圖,2017年交大就業博覽會。(資料照)

一名大學生近日在Dcard抱怨參加學校就業博覽會的經驗,直言自己已經連續3年參加,不但從來沒抽中獎,今年更碰上大雨,最後只帶回一堆DM和無用的小贈品,讓他大喊「是不是沒什麼意義啊?」引起不少網友共鳴,但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可趁機拓展視野,就博會仍能挖到一些有用資訊。

原PO 無奈表示,攤位填資料的流程,跟在家上網填履歷幾乎一樣,現場還經常要在大太陽底下跑攤位領點數,吐槽「上週至少還有送我泡芙和百香綠,今天什麼吃的都沒有,還要被雨淋」,認為這參加實體博覽會還不如線上投履歷,要自己淋雨、排隊、集點,勞心又費力,根本得不償失,忙一整天結果最後只拿到一堆環保袋與傳單。

網友留言也紛紛有感,「同感,暴雨真的沒心情逛」、「作為今天的企業廠商,覺得沒什麼意義+1」、「我參加了五年,今年則剛好出國錯過,看到下雨完全不後悔沒去」,也有人認為,「就博會的意義就是告訴家人你很努力地在找工作了」、「至少拿到了很多環保袋XD」。

不過也有網友持相反意見,認為若好好利用還是會有收穫,「參加就博會是找工作最有意義的時期」、「趁機看看科系主要有哪些公司有職缺,拓展視野很重要」、「和勇於發問的同學一起逛,能挖到一些資訊,不然真的會變成集點大會」。


❰在家應徵領好康❱ 就在轉職線上博覽會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熱門討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