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CK=,CC Licensed
有網友提問,之前同事休假旅遊後,都會帶點小禮物回公司分送,自己若不拿好像顯得不合群,但拿了又覺得有人情壓力,好像下次出去玩自己也該回禮!但休假就是想好好放鬆,還要掛心買伴手禮覺得有點累......想問問大家,是否休假去玩就一定要帶伴手禮回來呢?
其他網友分享了幾種看法:
意見1:花錢還被挑剔 有點划不來!
網友K說,多年前自己去日本出差,出發前同事就起鬨要紀念品,於是在工作行程中還抽空到禮品店挑幸運御守之纇的吊飾小禮物,一個大約100多台幣,同部門7-8個人加起來,也花了一千多元,但事後卻聽到有人私下抱怨:「送這個要幹嘛,沒什麼用啊!」覺得心裡有點悶!
另一位網友章魚說,買吊飾、鑰匙圈、磁鐵這類小紀念品,本來就比較不划算:每人一個的話,加起來之後總價可觀,但每個收到的人卻感受不到價值。不過章魚也說,自己去北海道時曾買干貝糖當伴手禮,認為很有當地特色,但發給同事時有人婉拒表示「不吃海鮮」,甚至有人更直接說「這個味道好奇怪」!最後摸摸鼻子自己回收不少,覺得同事真是難討好啊!
意見2:帶點大眾口味的零食,意思一下沒關係啦
另一派網友則認為,休假帶點土產回來和同事分享,也算職場上的人情世故:「雖然覺得這種既定成俗有點麻煩,但人在江湖嘛還是會送」。
不過也建議,挑選當然以簡單不傷荷包為原則:例如回程時在機場買個台幣幾百元的糖果餅乾,放在茶水間或公共區讓大家自由拿,就可以回了人情,又避免口味不合被婉拒的尷尬。大部分網友普遍認為,「花點小錢讓職場人際關係更融洽,很划算啦!」
意見3:當然要帶啊 而且還要分等級!
另外也有網友補充,一般交情的同事,當然用零食交流一下就行了,但別忽略還有更重要的人需要「交關」!例如休假期間的職務代理人,除了「公禮」外,再單獨送一份「個人禮」,會顯得更周到。另外,要是旅遊地剛好有主管感興趣的土產,多帶一份回來送給主管,也是提升個人好感度的好時機啊!
請問:你休假去玩後,會帶伴手禮回公司嗎?會的話願意花多少錢買?歡迎留言分享!
過去因汽、機車考照程序都有筆試且內容雷同,所以規定領有汽車駕照民眾報考機車駕照時,可免除筆試;但考量筆試題目題型已有較大變革,且汽、機車駕照筆試題庫內容有相當差異性,交通部公路總局昨宣布,自五月三日起
Facebook 再傳 5.33 億名用戶個資外洩,範圍遍及全球 106 個國家,包含 3200 萬筆來自美國,1100 萬筆來自英國,而台灣亦傳出有 73 萬筆用戶個資外洩,流出內容並包括用戶的電話
小陳曾經待在某小型旅行社工作,由於發現老闆一直忙帶團所以沒時間處理公司事務,發覺不妙所以提了離職,但新公司的人資說,要有離職證明才能順利入職。小陳回到舊東家詢問離職證明,老闆一直避而不見,LINE訊息
4月兒童節連續假期除了安排出遊行程,美食飲品優惠也必須鎖定啦!包含漢堡王、TGI FRIDAYS、辻利茶舗都祭出買一送一,還有星巴克、伊莉莎白紅茶書房、舒油頭第二杯飲品半價優惠不能錯過,小朋友專屬的歇
「生」與「育」是社會延續的重要基礎,但對承擔生育的女性及其家庭而言,往往也是個不小的負擔,尤其是職業女性的工作與生活規劃,都必須隨著生育一併調整,工作與家庭蠟燭兩頭燒,更是常見的處境。我們的法律面對這
因應疫情影響,去年所得稅申報延長為2個月,但考量近期疫情趨緩,財政部今天表示,今年辦理2020年所得稅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間,將維持1個月,自今年5月1日至5月31日止;並新增手機報稅及行動電話認證2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