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Highways England,CC Licensed
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職場文章,談論「在職場行走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連我自己都寫過不少。專業能力、情緒管理、應對進退、積極主動、團隊合作、顧客導向、累積的人脈……都可以是在職場賴以為生的資產。說得更誇張一點,連穿著打扮都是在辦公室裡可以加分或扣分的項目啊!
那麼,究竟哪一樣比較重要?
各行業期待不同 需求也不同
因為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被問過的問題琳瑯滿目,譬如「如果我去念EMBA,對升遷有幫助嗎?」、「我三十二歲才想要跨入這一行會太老嗎?」、「為什麼某某人脾氣那麼差,老闆還重用他?」、「我的老闆只會搞小圈圈吧,完全看不出他對公司有甚麼貢獻啊?」 ……很多人來詢問HR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
但到底是哪些因素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上的發展?
我常常拿來舉的例子是,如果今天你的公司打算到蒙古去設商業據點,你需要替公司招募一位懂得說蒙古話的員工,你可以預期,符合這項專業條件而且願意前往赴任的應徵者沒有幾位,其他的條件,你大概不會太在意;另外一個例子是,如果你是在精品業任職的員工,你的穿著打扮、應對進退,將會相當程度地影響到你在公司內的升遷和發展機會。
先工作分析 觀察產業需求
怎麼會這樣?因為很多心理學實驗都證明了,每一個人在評估其他人的過程中,其實非常主觀。如果沒能事先透過「工作分析」建立一個科學化的成功典範,絕大多數的主管在評估誰應該被錄取、誰應該獲得升遷、誰應該被重用,都只是傾向於尋找一個跟自己相像、或至少也要是自己喜歡的人。這個心路歷程往往從第一印象開始建立,然後再將其他條件拿來加加減減才得到最終決定性分數。至於是哪些條件?不同產業、不同公司、不同職務、不同主管,比重就會有所不同。
但是,在去一家公司面試以前,根本無從得知這位主管喜歡什麼樣子的應徵者,這無可厚非,不過我發現,大部分工作好一陣子的人,其實也都無法具體回答自己的主管喜歡什麼樣的員工(你的答案應該不會只是「聽話」或「低薪」吧?)若這是常態,那你又該如何行走江湖?
選好一項技能 把它磨到最利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如果你問我,在職場行走到底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其實答案真的不難:你的專業知識技能應該比別人強、你的經驗應該比其他人豐富、你積極進取的企圖心應該讓人印象深刻、你應該是一個可以和大家合作的團隊成員、你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比其他人更晚放棄、你在和別人交談時更懂得傾聽、你的穿著打扮應該讓人感到專業……雖然不用每一項好的條件都具備,但肯定的是,你不能連一項都不備!
※本文內容授權自《自由時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知名企業》工作機會在這裡~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若要成為現代組織最迫切需要、且能獲得最優渥待遇的人才,以下兩個問題非常重要。 第一,在你的產業,什麼樣的專業整合是最有價值的?第二,如何做好生涯選擇,確保你能學會必要的專業?
在疫情之後,我們迎來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的三無世代,這樣的影響造成市場資源愈來愈傾向贏家全拿的趨勢,強化了商場弱肉強食的特質。不過,危機就是轉機,若企業與個人能把握關鍵策略,不只能挺過這波衝擊,還能
其實今日世界上的大公司、最成功的公司,都是從小公司發展起來的,我也鼓勵年輕人在大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去小公司尋找機會。一家大公司的好與不好,基本上大家都知道,所以你去之前會有相對明確的預期。 而小
人們都希望自己在職場不可替代,如果你很容易就被人替代,那麼老闆憑什麼給你升職加薪,還得忍受你的壞脾氣和壞習慣?
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普遍關心的問題。雖然不少人將其定義為「錢多、事少、離家近」,但據我觀察:「事少」會導致無聊,而無聊是大部分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相比於忙碌,無聊是極其難忍的狀態,而且大部分人在無聊時也會
「事情總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忙碌整天卻毫無進展」,你是否為別人口中的拖延症患者呢?醫師說明,拖延症類型很多,包括完美主義、過於善良與隱性拖延症等,想改善建議,給自己一點壓力,列出執行目標的步驟,提
咖啡是許多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良伴,不少人喜歡在早晨、午後或想睡覺時來一杯,一不小心就可能過量。營養師提醒,咖啡過量別輕忽,恐會導致焦慮、胃痛、心悸、頭痛等症狀,同時6大族群也該注意減量。
你還在為了減肥,陷在斷食、暴食的惡性循環中嗎?天天為計算熱量、卡路里而煩惱?其實不是吃少就會瘦喔!
根據研究顯示:「擅長溝通的人,年收比不擅長溝通的人多出33%!」愈有錢的人,就愈懂得溝通的重要性。學會溝通祕訣,就能打造吸金好體質,讓人脈與財富主動找上你!
平時工作趕文件、課業趕進度壓力總令人喘不過氣,影響到的不只心情,其實全身都會受到影響;對此,有營養師分享6種能夠減輕壓力的食物,透過飲食的調節有效紓壓穩定情緒,讓身體更有活力。
奶茶是台灣人熱愛的飲品之一,無論三餐或下午茶,喝下1杯總讓人心滿意足,且有多款品牌能夠選擇的特點,更是增添喝奶茶的樂趣,對此也有營養師分享各式品牌的奶茶熱量,供大家作為選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