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能提升

三種理解的技巧,讓你學習不費力

  • 2021-3-30
  • 文/漢寧.貝克
  • 圖/jannoon028

想要理解事物,必須將它們相互參照。這個道理適用於繪畫風格,更適用於心理實驗室以外的真實世界。我們往往將自己限縮在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尋覓事物的共通性而非差異。問題是,在現今這個社群媒體成為主要訊息來源的時代,這種態度對我們的理解是否會帶來影響?為了探討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聚焦在訊息行為南轅北轍的兩組人:科學迷與陰謀論團體。

理解的技巧一:自我挑戰!

當他們檢視兩組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時,得到的結果是:這兩組的社會動學(Social dynamics)比我們所設想的更為類似,無論科學迷或陰謀論者,他們的發言與分享的內容,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觀點為標準。但在研究人員將五萬多條「揭露假訊息的貼文」(揭露常見但錯誤的訊息,並說明正確觀點)發給不同Facebook 社團時,科學迷與陰謀論者,兩種社團則出現不同的反應,只有科學迷社團對這些更正的報導有反應,陰謀論者則大多漠視這些報導。根據這一點我們似乎可以說,這些科學迷至少還有自我質疑並修正的能力。

然而,當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時卻發現,兩組人之中,對修正報導有反應的,呈現的都是負面反應。由此看來,社群媒體顯然令人深陷「組塊思考」之中,就連原本應該了解「自我質疑」法則的科學迷,也不再以自我批判的態度進行反思。不只如此,他們還更強烈地受到自己所屬群體的內容影響,愈加肯定自己的世界觀。結果更正的報導效果適得其反,反而鞏固他們的象牙塔,而不是開啟他們的思想大門。

這種危險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在日益複雜、問題多樣的世界,我們很容易喪失綜觀全局的能力,所以我們會尋覓類似的,而不是積極面對差異。然而,組塊式學習與思考使我們容易犯錯,難怪推特上散播的錯誤訊息,數量是正確訊息的上百倍。但問題不在媒體,而是我們在媒體中仍舊依照自己的偏好生活:渴求他人贊同自己的觀點。

我們雖然誇耀自己活在文明、創新且多元的知識社會,但今日最具價值的企業,它們的經營模式的基礎卻恰好相反:安逸地待在自己的想法裡,盡可能少質疑。

基本上,我們的世界處處都建立在這種「組塊式思考」之上,因為這讓人感覺良好。亞馬遜建議我們購買之前買過的最類似書籍,但「購買過本書者討厭的書」豈不更有意思?又或者,Google 大神(偶爾)能根據這種法則運作:「這一點也不符合你搜尋的問題,但我們還是顯示給你看」?可惜這麼做是賺不到錢的。於是,一個不留神,我們就在新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把自己訓練成偏執狹隘的人了。由於新媒體的緣故,最後我們會忘了如何分辨、測試自己的知識差異與界限,進而拓展我們的知識領域。

例如,我們認為網路上什麼都查得到,但實際上找到的,只是和我們最匹配的。但如果買一份報紙閱讀,那麼我花三歐元買到的,是在其他地方幾乎永遠讀不到的訊息。我花這筆錢買到被網路演算法擋駕,根本到不了我這裡的訊息。本書提到的故事和插曲,幾乎都不是我在網路上看到,而是藉由和他人談話或閱讀書籍、報章雜誌得知的。這並不代表我拒絕使用網路,恰好相反,我經常一連好幾個小時掛在網路上研究(並蒐集本書最後附上的參考資料),但好點子的核心往往來自線下的世界。

休息的力量

你是怎麼幫植物澆水的?應該是規律地澆上少許水吧。假設室內植物一個月需要十公升的水,如果第一天你就將十公升的水全部倒進花盆裡,效果便會適得其反。這麼多水,土壤可能無法完全吸收,於是水會從盆子裡流出來,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根部甚至會腐爛。然而,我們往往採用這種方式學習:盡可能快速地灌進訊息(而且如同剛才所讀到的,將類似的主題「捆」在一起)。這種作法在我們身上,效果就如同浸泡太多水的植物。

我們雖然不會發生根部腐爛的後果,但一大部分的訊息卻滿溢出來,根本無法吸收,而留下來的訊息我們也沒有時間有條理地消化處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能脫離資訊氾濫的苦海,忘掉這一切,我們反而會萬分慶幸,怪不得考試過後許多人便「腦袋空空」,我們不僅甩掉知識,也甩掉惱人的學習壓力。但這麼一來,也就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了。

因此,學習時絕對需要休息,這在學界稱為「間隔效應」(spacing effect)。我們對間隔效應的理解已有相當的歷史,這種觀點最早在一百三十年前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提出,之後並由許多實驗證實。9 類似於我們為植物澆水:如果考試在一個月後舉行,而你有十個小時的準備時間,那麼以每星期學習兩個半小時效果較佳,而不是在考試前一天一口氣複習十個小時,因為神經細胞需要一些時間調適刺激。

在此提供各位一個好建議:每兩次學習之後應該休息多久,要視什麼時候考試而定。大體說來以一:五的比例為佳,也就是以從現在起到需要使用訊息時有多少時間為準,而休息時間的長短以總時間的10 至20%最理想。如果你希望十天後還能記住所學的內容,那麼就該安排一、兩天的休息時間。而如果想在一年後還能記住學習的內容,則休息時間加起來,最多可達兩個月。

看來,休息似乎挺不錯的。但休息也有助於我們運用所學,將所學轉用到新的情境上嗎?對此有人做過研究,研究人員為心理學系的女學生和少數男學生,提供氣象學基礎課程的速成班。由於雲的型態與大氣動力學鮮少是心理學的授課內容,因此是大多數受試者未曾學過的。其中一組學生要在上過課的隔天,利用網路課程將重要的氣象學訊息再複習一遍,另一組則是在八天後才利用網路再次複習課程內容,而兩組都是在三十五天後接受測驗。結果八天後才複習的那一組,記住的課程內容較多(因為他們遵守前面提到的一:五法則)。此外,在將所學的資訊運用在之前尚未遇過的新問題上時(例如雲的新型態),八天後才復習的一組的表現也較佳。由此看來,休息顯然有助於我們將訊息整理成為概念。

解釋間隔效應的理論五花八門12,而休息能帶來這麼好的效果,也許是因為這種刻意中斷也改變了我們所處的環境。將訊息分配成幾天吸收的人,很可能也在不同的情境下學習(有時在吃東西,有時陽光普照,有時在學習前聽了一首歌,有時日落),而學習時的環境越多樣,我們越能將所學應用在新的環境下,這種概化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理解的技巧二:避免休息的陷阱

要想將訊息轉化為知識,首先必須先消化訊息,這一點和我們進食相同。比如我愛吃水果,希望我體內大量的「水果分子」能轉化為「肌肉分子」,但想要實現這個願望,首先必須經過消化的過程。如果我只是不停地吃著水果,總有一天我會把肚皮撐破。接收訊息的情況也非常類似:一味吸收知識而不予以消化,最後我們也會「爆炸」。這種症狀你想必也很熟悉,這是資訊社會典型的文明病。我們總是緊張忙碌,時間似乎飛快過去,我們很難維持專注力,無法分辨重要與不重要,大大小小的事都記不住。

既然這樣,如果改為一小口一小口地學習,效果是否就好多了?畢竟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專注探究事物,如果能隨自己的喜好、時間與心情取用訊息,就像「知識隨手包」一般,豈不美哉?這種學習法被稱作是「小塊學習」(learning nuggets)、「一口即食式學習」(bite sized learning)或「微學習」(microlearning),在企業界深受歡迎,但這些方法效果真的好嗎?

為了以科學方式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認識下面即將介紹的實驗。這項研究的目標在了解,受試者如何將思維模式建構為圖像。研究人員給第一組受試者交替著觀看種類不同的蝴蝶,第二組則採組塊法。結果如同預期,第一組較能將新的蝴蝶圖像正確分類。但如果在變換圖片時插入休息時間,這種差異便消失,第一組的表現變得與第二組平分秋色。

休息也有分好壞,好的休息能打斷組塊式學習的單調乏味,因此在學習某個數學概念時,我們必須在這個組塊中間休息,以創造時間上的差異性。這麼一來,經過休息之後,我們可以再次複習學過的內容,而且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學習內容本身就有變化,中間就不該休息,否則便會破壞這種對比效果。因此,正確的作法不是一律插進許多休息時間,而是要聰明休息。此時也適用一比五原則:五份學習搭配一份休息─但前提必須是這麼做能打斷枯燥乏味的感覺(或單一主題)。而如果能將各種活動與主題交替變換,效果更好,可以大幅減少需要的休息時間。

創造不確定性

在傳授知識時,一般的作法總是盡可能說明得簡單清楚,避免困惑疑問,但這種方式很快就令人感到單調乏味。因為如果我們太快重複同樣的學習內容,就是老調重彈,但對人腦來說,最重要的標準在於是否有新訊息進來,而所有重複的訊息,都會立刻被人腦的過濾區(視丘)擋駕。視丘的希臘文「Thalamus」意思是「空間」 ,這裡堪稱是人腦的「接待室」,會攔住某些訊息,不讓它們進入我們的意識,所以我們才不會察覺到鞋子壓迫腳,或是我們手指上戴著戒指。

此外,神經細胞如果經常受到相同的刺激,久而久之,對這個刺激就不再有反應。舉例來說:如果你身邊突然有顆氣球破掉,你會嚇一大跳。但如果你身邊每五秒便有一顆氣球爆破,那麼最晚在第十次後你就會習以為常,震撼效果幾乎等同於零。同理,如果在香水店待太久,由於神經細胞已經習慣這些氣味,我們的嗅覺也會變得遲鈍。

同樣的道理不僅適用於氣味,也適用於訊息。如果我們反覆接受相同的訊息,我們的專注力與好奇心便會下降,這時如果能創造一些不確定性,效果反而較好。例如中斷一下、變換一下,或是來個測驗。在探討最佳學習法的第1.4 節中我們介紹過,「自我測驗」確實最能幫助我們牢記內容。此外,測驗還能為理解帶來另一種令人驚喜的效果。

不確定性能增強「單樣本理解」,如果我們不清楚一件事情的道理,我們便會檢驗、測試、查核我們是否能解決個中的問題,這時候我們也特別願意接納新知識。曾經有人在實驗室模擬這種原理,他們給受試者觀看一系列的不同圖片,而在每次圖片系列結束時,受試者有時會輸錢,有時會贏錢。輸贏的結果受到圖片順序影響,但受試者並不知道哪張圖片是造成輸贏的原因。

之後研究人員會請他們說明,他們對於哪張圖片會讓人輸錢有多確定。令人驚訝的是:越不確定的受試者,在得知正確的答案後越快就能記住正解,並且不再遺忘。研究人員利用腦部掃描想了解原因所在,結果顯示,當人們感到不確定時,額頭下方側邊的某個腦區會活化。這個腦區(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位於太陽穴上方,而顯然就是這裡使我們在不確定的時刻特別聚精會神,學習能力也特別強,至少我們能夠相當快速地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倒過來看道理也很清楚:越是感到確定,興趣就越低落;越清楚明白,求知慾就越薄弱。

由此可知,不確定性是有效傳遞知識的重要基礎。許多人認為,人類學習(與理解)的核心是好奇心,因為我們都是懷抱著好奇心來到這個世界,並熱情探索周遭環境的。每位孩童都充滿求知慾─直到他們開始上學才有了改變。事實上學校並沒有剝奪學生的好奇心,而學校教育的目的,也不在使學生失去好奇心。只不過,我們在學校裡做的,就跟我們在幾乎所有教育領域中所做的一樣,都在努力降低不確定性。然而別忘了,排除不確定性才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最大動力。對我們而言,再沒有比不確定、不清楚或困惑更糟的。我們討厭這種狀態,因此想盡一切辦法要排除這種狀態。所以如果想鼓勵人們創造新知識,就要讓他們陷入「不清楚」的狀態。而想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可以提出問題、謎題或是我們還不理解的現象,這樣,人們便會因為其中的不確定性而受到吸引。

我們越是不確定,越是頻頻中斷學習過程,越是經常變換訊息(而不是為了講求效率,將同類訊息聚在一起),我們就理解得越好:這在科學上稱為「有益難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若是我們知識的提供越是簡單明白,對方付出的心力就越少,而既然凡事都一清二楚,我們幹嘛還需要思考?思想的傳授、概念的建構、問題的解決等,所有這一切都有待我們主動參與才能達標。

理解的技巧三:改變情境!

假設你是醫生,需要為一位病患治療惡性腦瘤,而這顆腦瘤非常頑強,必須以高劑量照射。問題是,這麼一來也會傷害到周圍的健康組織,但減少劑量又無法殺掉腫瘤。那麼,你會怎麼做呢?

請你仔細思考,如果施以中等強度的劑量會怎樣?或者,是否可以先動手術讓腫瘤露出後再直接照射?如果你沒有馬上想到這個對策也別懊惱,在實際研究中只有10%的受試者自己想到這種能殺死腫瘤又不傷害健康組織的療法。15 但是在你思考的當下,你自己並不確定,而如你所知,不確定性正是帶領我們通往理解的跳板─雖然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協助。

那麼該如何協助呢?我們可以改變情境,創造類似的情況:請想像你自己是個將軍,想要攻占一座城堡,這座城堡有五座橋橫跨著環繞城堡的護城河,但這些橋無法承載太大的重量,如果命所有士兵都從同一座橋通行,橋便會崩塌。那麼,你該如何奪下這座城堡呢?答案很清楚,你會說:「把士兵分成較小的隊伍,讓他們在同一時間分別從五座橋通往城堡,分進合擊。」如果把這個概念運用在腫瘤治療上就是:不以強烈的放射線照射腫瘤,而是分從不同方向,以較弱的放射線朝腫瘤照射。這麼一來,這些放射線會聚集在腫瘤所在的位置將腫瘤殺死,卻不會傷害周邊組織,因為那裡的放射線劑量微弱。

這是1980 年代的一項經典創意研究,儘管在沒有獲得協助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人能自行想到正確的答案,但總算有四分之三的受試者在參考過「城堡問題」後,能想到上述的對策。

這個實驗清楚顯示人類思維的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往往卡關在我們最早接受到的思維模式,而模式思考雖然好用,如果過度依賴也同樣危險。科學界稱這種現象為「編碼效果」(encoding effect)或「情境依賴記憶」(context dependent memory),意思是說我們在學習時會同時注意到情境,並且將這種情境嵌入我們的思維模式中。例如,如果我們在吵雜的環境下背單字,那麼接下來的單字測驗最好也是在吵雜的環境中舉行,因為情境相同,我們的記憶會特別好。

倒過來說也一樣:如果情境改變,我們的思維也會跟著改變,結果我們自以為熟記的訊息也就跟著消失。這種稱為「門口效應」(The Doorway Effect)的現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我們走過一道門,結果就忘了剛才自己想做什麼;甚至光是想像我們通過一道門,就能令我們的記憶出狀況。

因此,我們的思維深受我們所處的環境影響,而如同之前所說,我們也可以善用這個現象:如果我們想解決一個問題卻卡關,這時不妨轉換一下環境,於是突然間靈光一閃,新構想油然而生,因為我們召喚了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同理,人們旅行歸來時往往能帶回許多好點子,因此大都市的人均創意通常也高於小城鎮,而且兩倍大的都市在創意與生產力方面(可利用專利數量或人均收入量測),表現不僅是兩倍,甚至高達二至三倍。

有一項有趣的研究探討這種超線性效應是如何形成的,研究人員以不記名的方式分析大都市人口的電話通訊,想了解下列問題:哪些人較常打外縣市電話或市內電話。結果顯示,社會交流是大都市生產力與創意增幅超過等比關係的最佳指標。18 因此,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但不是任意,而是聰明的溝通,也就是與背景、經驗或能力不同的人溝通。基於這個理由,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往往特別富有創意,因為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觀點不同的人、面對情境的變化。此外,這項研究也顯示,非洲、亞洲或東歐等地的大都市居民為何沒有展現這種典型的創意動力:如果基礎建設崩壞,無法與許多人迅速交流,就算是大城市也會變成眾多彼此相鄰的小城鎮。

也許有人會想,超級大都市是否有其上限。是的,確實存在著上限。一些模擬研究顯示,一旦人口超過四千萬人,上述的效應便會減弱,就算加上更多人口也無濟於事;不過,要達到這種城市規模是需要一點時間的。在此順帶說明一下,鄉村地區的居民也可能富有創意,有許多構想是人們遠離城市塵囂,在悠閒的氣氛下才出現的,但前提通常是,在此之前他們居住在都市。無論是都市、是鄉村,有對比、有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說到創意城市:我在美國舊金山時,最鍾愛的電台除了饒舌跟嘻哈,其他什麼音樂都播,因為過了青春期以後, 我(就和幾乎所有人一樣)的音樂口味就固定下來,基本上沒多大改變。不過,上述電台播放的歌曲五花八門,十首歌之中有六首是垃圾,我是被逼著聽的,但其餘的40%則是新歌、有特色又新鮮。聽這些歌是要付費的,但好處遠大於花費。今日我們的音樂口味就如同我們的思想,已經「Spotify」化(線上音樂串流服務平台),我們窩在自己的口味環境中,流連在彼此共通的地方,因此收音機裡老是不停播放著相同的歌曲。我們有自己最常使用的新聞來源、最愛的報紙、最愛的電台、最愛的網頁,有如在「繪畫風格實驗」中,總是以組塊法觀看同一位畫家的作品,一旦有新的事物出現,就無法理解。

圖片來源: 圖片作者:jannoon028,連結:freepik ,CC Licensed

※本文內容授權自 《【最強腦力:德國冠軍腦科學家實證的數位時代大腦學習法 】書籍 / 商業周刊出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強腦力

最強腦力

在還在死記硬背、刻苦用功嗎?其實你只需要學習→聰明使用大腦!本書以科學實證翻轉傳統學習思維,理解力讓人腦勝過電腦!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