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ebastiaan ter Burg ,CC Licensed
職場就像這條河流,每一個人走到河邊,都會玩打水漂,能在每次的沈沒之後歸零,再度彈起來跳高,漾出一圈一圈漣漪,彈起來愈多次愈強,是最後的贏家。
變動的商業社會,隨時都會歸零
過去,社會變化不大,職涯走的是同心圓模式,一輩子守著同一個圓心,不斷向外畫出更大的圓圈。隨著歲月增長、經歷累積,職涯不斷往外擴散,這樣的情形其實只會出現在經濟正成長的年代,但也到此為止了。
現在GDP保一很難,最有可能是負成長,這就是我們身處的時代,太多原因足以打亂這個同心圓的職涯模式。經濟不景氣、產業生態改變、個人技能被淘汰、健康不佳、家庭變故等,都會逼使一個人歸零,再度彈跳,畫出另一個圓圈,迎向打水漂模式的職涯人生,從一個圓圈跳到另一個圓圈。
此時此刻,一種新的競爭力橫空出世,那就是重新歸零,它是未來贏家的能力。
郭台銘接夏普,震撼台日,但是夏普的虧損嚴重,郭董必須鐵腕止血,免不了砍人,日本媒體預估7千人要被裁員,可預見又是哀鴻遍野。
減薪、無薪假、資遣、裁員、倒閉…在未來的職涯裡,這些名詞將愈來愈常聽到,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它們不再是「突發事件」,你也不能再被迫反應,這只會讓自己與家人措手不及,甚至一蹶不振,何不換一個腦子,將它當作「常態」看待,隨時準備歸零,主動出擊,重新出發。
柯震東復出,不可能發生的奇蹟?
2014年8月柯震東在中國吸毒被逮,遣送回台灣,沒有人想得到柯震東會再度復出,大家想的是...
「吸毒不可能戒得了。」
「在中國因吸毒封殺,沒有人可以再復出,而沒有了中國市場,其他地區很難接納柯震東,等同於宣告演藝生涯死亡。」
但是,今天影劇新聞刊出他正在中國橫店拍攝新戲,演出警察一角,明顯是用角色漂白,給他重回影壇的一個正當性。他從大銀幕起家走紅,在重重摔落之後,跨出的第一步是小銀幕,由電視劇重新出發。面對記者的採訪,他這麼自我檢討:
「以前我太囂張,嘗到苦果,現在不敢了,就是把戲演好,靠自己去扭轉形象。」
柯震東的復出,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在數十年的職涯裡,誰不會跌倒?跌倒了,就算看不出有一絲生息,奇蹟仍然會存在,而這就是歸零的能力!
謝金燕本來要坐一輩子輪椅
最近另一則洗版的影劇新聞,是豬哥亮希望在女兒謝金燕的演唱會公開見面,結果未成,豬哥亮說出謝金燕當年嚴重車禍,是他出錢送到日本做多次手術「修理」,才有今天的謝金燕,這段話再度喚起大家的陳年記憶…
是啊,當我們看到這位台語電音歌后在舞台上又唱又跳,連年還是跨年晚會收視率最高點,幾乎忘記當年車禍,謝金燕骨盆碎裂、半臉全毀,醫生判定她以後的人生是在輪椅上過,即使直到今天,謝金燕仍然有不少關節無法轉動,比如手掌不能向上彎。看著她多年努力不懈的苦練身體,經紀人球球說出真相:
「關節不太能動的,她就想辦法練到能動。」
「真的動不了的關節,她就想辦法用美麗的姿態帶過去。」
注定要坐輪椅的人,最後竟然躍上舞台蹦蹦跳,搶到最高收視率,在小巨蛋賣票開演唱會,成為大家心目中最喜愛的姐姐,這樣活生生的例子說明一個事實:這世界上是有奇蹟的!唯有具備歸零能力,才能創造這個奇蹟。
告別同心圓人生,迎向打水漂的職涯
看看林書豪,這一陣子他又回到自由球員的身份,他的生涯模式是一個圓圈又一個圓圈,不斷從球場回到冷板凳,有時連冷板凳都沒得坐,但是我們看到的林書豪一直陽光燦爛,不只是心中有上帝而已,還因為他早早有心理準備,他的職涯就是這個樣子,只能不斷歸零!
即使今天站在高峰,終究都要走下山,才能爬向另一座高峰,這才是長長一生職涯的真相。在這過程中,不必迷失自我、不必失去意志,你還是你,唯一要做的是改變心態,重新歸零。
請告訴自己,你不屬於任何一家公司,而是屬於你自己;你不是組織人,而是一位自由人。不論任何年紀,在這家企業做得多麼風風火火,它還是有可能對你關上門,而你要有本事開起另一扇門,從頭歸零,只要有了第一步,就會有下一步,而奇蹟就會在你眼前展開。
※本文轉載 授權請洽《yes123粉絲團》。
更多《知名企業》工作機會來了~
台灣年輕的用人主管,拒用中年求職者,是大叔早退的原因之一。我不信邪,於是做了小調查,發現13位年輕主管中,錄用大於50歲的屬下,竟然無一人!
一份工作做兩年,三十歲前換三份工作,擁有三項工作經歷,在履歷上會是比較漂亮的呈現。
換工作,是沒有定性、吃不了苦、或受到挫折,才會換工作。換工作是一個充滿負面能量的行為,如果工作做得好好的,是沒有道理需要換工作。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過去曾表示,對於想要進入特斯拉工作的求職者,學歷並不是他評估的標準,「根本不需要大學學歷,甚至不需要高中學歷」,他挑選人才注重的是特殊專長,為了找到適合的人選,
在疫情之後,我們迎來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的三無世代,這樣的影響造成市場資源愈來愈傾向贏家全拿的趨勢,強化了商場弱肉強食的特質。不過,危機就是轉機,若企業與個人能把握關鍵策略,不只能挺過這波衝擊,還能
杜克大學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他的實驗室是我們覺得名字取得最好的:進階後知之明中心(The Center for Advanced Hindsight)。各地老闆都熱衷
據國際咖啡組織(ICO)調查顯示,台灣人一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市場規模超過700億,台灣咖啡市場更是每年成長20%。台灣麥當勞看準趨勢,於今年第一季與LINE酷券、日本品牌UCC及串流平台KKTV
布魯瑪.柴嘉尼(Bluma Zeigarnik)是二十世紀初俄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有一天下午,她坐在某間忙碌的維也納咖啡廳露臺上,發現了一件奇妙的事。那些忙進忙出的服務生,對於尚在製作的點單記憶力驚人,
抓準學生、上班族結束連假上學、開工好累,需要來杯咖啡提振精神,各大便利超商及品牌咖啡門市總是趁機推出各項特別優惠活動,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吳思賢提醒學子與上班族注意,若是飲用習慣、時間和過量咖啡
手搖飲料是台灣人的最愛之一,除了各種調味後的茶飲,有時加入如珍珠、奶蓋等配料更是讓飲料更加多變,但營養師提醒,各種配料都會蜜過糖,一不小心就可能攝取超量糖份和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