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名人視野

台灣農村殘酷真相:若要維持傳統,就一定留不住年輕人

  • 2018-4-10
  • 文/袁大容
  • 圖/記者廖淑玲

許多人不喜歡農地上的豪華農舍和工廠,但無論怎麼做,總之別再想像農村能以傳統樣貌吸引年輕人了,那是行不通的。

(資料照,記者廖淑玲攝)

日前報載某大學地政系教授走訪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發現人煙稀少,原因是少子化和人口外流,這個問題在農村越來越嚴重,台灣許多農村都面臨滅村危機。

直覺性的解決方法是吸引年輕人下鄉,但台灣年輕人越來越少,願意在農村務農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背後原因是務農辛苦收入低,農村生活又單調乏味。

事實上,現在台灣年輕人的時髦話題是離開台灣拼活路,連大城市都未必留得住年輕人(例如高雄市),更不用說農村了。

自有城市以來,人類就從農村往城市移動,因爲城市有較多的財富、較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以及較多的發展機會,期望年輕人大量進入傳統農村根本不切實際。

唯一的方法是拉近農村和城市的差距,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要使農村變得不像傳統農村,宜蘭縣是一例,宜蘭已經成為觀光熱點而不只是傳統農村。

最大關鍵是要能跳脫傳統農村思維。許多人認為農村的存在目的就是生產農作物,因而強力反對會永久減少農地的措施,例如宜蘭的豪華農舍與遍布全台農地的違章工廠。

這件事說起來有點詭異。把農村定義為生產農作物是城市人的觀點,台灣農村可不缺農作物,通常發生的情況是農作物生產過剩,也就是說,要農村維持傳統樣貌基本上是因爲城市人希望有穩定的農作物供應。

建造豪華農舍是有錢人的特權,起造違章工廠是因爲地價較低而且沒人管污染,二者都不對,但這些現象代表許多人的確願意下鄉,只不過不是以傳統的方式下鄉。如果能跳脫維持傳統農村的思維,規範和導引這些進入農村的投資,也許能在生產農作物和提升農村的吸引力之間取得平衡。

許多人不喜歡農地上的豪華農舍和工廠,但無論怎麼做,總之別再想像農村能以傳統樣貌吸引年輕人了,那是行不通的。

※本文內容授權自《袁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袁大容

袁大容

在新竹人,美國康乃狄克大學MBA,職涯初期曾在數家小型公司與上市公司擔任行銷企劃與策略規劃主管,並在1998年創立一家網路公司,其後因緣際會轉往人資領域發展,任職某大型外商零售業之人資副總時爲該公司贏得2009年人力創新獎,亦曾赴中國大陸工作,目前在台灣某大型連鎖飯店總公司擔任人資長。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