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熱門討論 > 心理

發掘自我,找出你心中最在乎的事物

  • 2020-12-4
  • 文/譚雅.道爾頓
  • 圖/wirestock

要為自己的人生立下最崇高、最宏偉的願景,因為你將成為自己所相信的樣子。 —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

「你今天做了些什麼?」

他嘴裡吃著晚餐,彷彿不經意地拋出這個問題。當時我正靠在桌邊將傑克的雞肉切成小小塊,我感覺到手中的餐刀像唱片跳針一般地刮過餐盤。

我明白約翰真心對我如何度過一天感興趣,但每晚當他問起這個問題時,我的手心就會開始冒汗,並且心跳微微加速。

我討厭這個問題。

我討厭這個問題因為它讓我感到很渺小,覺得好像有必要辯解一下自己過去十二個小時都做了些什麼—但辯解對象不是約翰,而是我自己。我認為自己必須證明這一天有盡力工作、盡力帶小孩、盡力扮演好朋友的角色、盡力做志工活動、盡力……嗯……做好每件事。

但儘管如此,我卻總覺得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還有什麼事情沒做到位。我認為自己不夠努力、工作時間太少,手邊的任務清單不斷地增加,但我卻來不及完成裡頭的工作,又或者我不夠有耐心,對小孩發太多脾氣。

就算我一整天下來已憔悴不堪,就算我已將每分鐘都填滿,在24 小時裡頭塞進36 小時的工作量,卻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老實說,幾乎每晚聽到這個問題時,我心中就像擦乾淨的黑板一般:一片空白。我一整天都做了些什麼呢?我瘋狂地在腦中各個角落搜尋記憶,卻忽略了自己一整天下來完成了多麼大量的工作:當個母親、老闆、朋友、老師,事情多得不勝枚舉。

若我能停下來好好地深呼吸,就會想起自己已經回覆了一大堆客戶的郵件、帶小孩去了圖書館、在遊樂場上追在他們屁股後頭跑來跑去、用中間的零碎時間把好幾堆衣服拿去洗,並且在我的新網站上完成了一些重大進展。如此一來,我也就有餘裕看到周遭的人眼中的自己:一位盡力做好每件事情的女性。

但在我的眼中,自己並非如此;我不但沒有分享自己的成就,反而說了一堆自己沒完成的事情:我忘記幫傑克報名美術班、來不及去郵局、沒有寫好部落格的貼文、以及——

「哇塞,」約翰開玩笑地打斷了我,「你今天一事無成嗎?」

確實在我心中,自己什麼事都沒辦成。熱淚從我的臉頰緩緩滾落,我看不到自己「做成」了哪一件事,不論如何,總是會有不足之處。我很擅長發掘他人的長處,但卻似乎永遠看不到自己的成就。

破碎的彈珠罐

你聽過彈珠罐獎勵法嗎?這是一種教師常用的、行之有年的策略,我自己在教書的那幾年也曾使用過此種方法。規則非常簡單—每當有一個孩子做了一件好事,老師就把一顆彈珠放進玻璃罐中,當彈珠填滿玻璃罐時,就代表全班都可以獲得獎勵。

但令人興奮的不光是獎勵而已,當一顆新彈珠在玻璃罐裡彈來彈去時,會發出一種很實在且令人滿足的叮咚聲。孩子們會睜著又大又圓的眼睛看著你拿起彈珠,然後全班屏氣凝神,只為了要聽見彈珠掉進玻璃罐裡的聲音。

有好多年我都對彈珠罐的魔力深信不疑,理由非常充分——它能激勵學生有好的表現,畢竟我們都想要自己的努力能獲得肯定,對吧?若表現好,我們都希望能受到表揚,而這就是為何我認為每個人身邊其實都帶著一個隱形彈珠罐,並渴望能將罐子填滿。

起床去運動……一顆彈珠進罐!幫孩子做午餐……另一顆彈珠進罐—等等,這是健康午餐……兩顆彈珠進罐!就像這樣,我們一天下來不斷叮叮咚咚地將彈珠丟進玻璃罐中。

但要是事情進展不順,這些想像中的玻璃罐反倒就會製造出問題來。比方說煮晚餐時忘記加進某樣食材,或是工作時錯過了交件日,我們不會只說一句:「啊!罐子裡沒有彈珠了。」相反的,我們會因為飽受打擊,而失手將玻璃罐摔落地上,碎成一片。

彈珠跟碎玻璃散落一地,儘管在破掉之前罐子幾乎全滿,儘管我們整整一天下來都表現得非常好,現在也全都覆水難收了。

然而,我們非但沒有撿起地上那些自己過去所贏得的、依舊完好無缺的彈珠,而是決定要趕緊去獲取更多的新彈珠。我們在行程表中塞進過多的任務與雜事,拚命地想將玻璃罐重新裝滿,但一天下來,罐子似乎總是一次次地破得粉碎。

我們每天摔破的彈珠罐可多了,是吧?罐裡的彈珠灑得滿地都是,可見我們無法再依靠這個方法過日子,勢必得停止了。

但我們之中有太多人都認為自我價值與忙碌程度是成正比的,壓力與超載的負荷量成了彰顯自我價值的榮譽勳章。我們錯誤地認為自己若不夠忙碌就等於不夠成功,嘗試了各種方法想找出一個平衡點,但我們越努力,離成功反而越來越遠。

如同騎單車一般

我對「均衡」這一概念有著錯誤認知,認為均衡代表什麼都要做—並且什麼都要做得好。均衡兩個字聽起來很棒,但它充其量只是個生產力領域的流行詞,是一個空洞的承諾,會引導我們往錯誤的方向思考,認為我們應該要平均處理每一件事情。

若我們有著完美均衡的生活,事實上則代表著我們是停滯不前的,就像一顆原地亂轉的陀螺。只有打破這種平衡、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向後,才能重新掌握命運。而不論是要前往何方,都得轉移重心—也就是需要反向平衡的力量。

我們可以將保持平衡想像成騎單車,一台單車能騎往任一方向。要讓單車直立不倒需要一些平衡感,但你是否嘗試過在單車靜止的狀態下保持平衡呢?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得將身體稍微往前傾,然後踩動踏板來俱足前進的動力,其所創造出的動能可以讓單車向前邁進並且不會倒下。

騎單車時,我們能選擇往哪個方向轉彎,並且騎上自己真心嚮往的道路。我們能以轉移重心的方式來向左或向右轉—要想轉彎就必須先打破平衡。若我們持續往一個方向傾倒,那自然是會跌倒的,所以我們同時也需要往反方向施力來維持平衡,重新調整重心讓單車能直立向前、駛入嶄新的道路。

各位能看到,當我們過著均衡且穩重的生活時,一切是平凡無趣的—只有在處理我們真正重視的事情時,生活才能充滿魅力。

唯有當我們開始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上,才得以打破平衡。

讓我們一同探索這個概念,並將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吧。儘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所有人的生活都仍是由相同的三大區塊所組成:工作、家庭與個人。

工作:此一區塊指的是我們的職業。你可能是自己創業的老闆或是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又或著是在財富五百強的大企業裡工作。而所謂的工作不一定要有收入—你可能是家裡的執行長,也就是一名家庭主婦,或著你還是在學的學生。

個人:我們生活中的這一區塊是和自我、人際關係與人際互動有關。包括我們和他人的連結,例如至親、家人、朋友以及我們周遭的環境。我們的人生目標、興趣、健康等等,都落在此區塊的範圍,因為這些都算是自我的一部分。

家庭:此一區塊則包括了能讓生活順利運轉的任務和計畫。個人區塊是關於情感需求的部分;家庭區塊則是用來處理我們的基本需求。此一區塊涵蓋了家務與雜事:像是整理家裡、帶孩子參加活動、處理日常大小事。家庭這一塊非常重要,因為家庭能讓我們感到安全、安心。

這些區塊都很重要,但均衡意味著這三點都要平均達到完美的狀態。我們相信自己須要付出更多時間、精力,並將時間跟精力平均地分配到這三點上頭。在這裡我想告訴各位一個事實—你是無法平均分配心力到這三個區塊,並且讓它們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的,這是完全辦不到的事。

想要活出不凡人生就必須打破均衡,因為一旦我們決定側重某些事物,想花更多時間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時,就必須挪用到原本分配給其他事物的時間。我們無法將時間平均分配給清單中所有的任務。

容我解釋一下,我們都有三個關鍵資源可以運用及分享——時間、精力、專注力。每一個資源都是具消耗性的,一旦使用過,就永遠拿不回來了。直到目前為止,我們能給的、最有價值的資源就是這三種。但若想盡量平均滿足上述三個區塊,則必須將這些資源分散得越廣越遠才行。如此一來,成果反而小到幾乎看不見,也會使得自己最終落得過度緊繃、精疲力竭的下場。

但這些論述都是有道理的嗎?都是公平的嗎?我們給自己設下不切實際、無人能達成的期待,而事實上,我們也無法用這類標準來要求任何人。但聽聽範本故事似乎也無傷大雅,畢竟都只是些故事,對吧?別受騙了—這些範本其實是會轉變成一種限制性信念,讓我們裹足不前;要我們花時間去追求一種並非自己真的想要過的生活。我們遵守這些嚴格的規定,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應該這麼做;我們認為自己的行為舉止應該要符合某種標準,所以我們便如此行動。

多年來我不斷告訴自己的一個範本故事,就是全職媽媽才是好媽媽。她們會將餅乾烤好,讓孩子剛下校車就有餅乾吃,並且會每天去孩子的學校當義工。這些都是當年我的母親所做的事,所以我也為自己立下了這個標竿。

但這個標竿非但不適用於我,反倒讓我充滿罪惡感,因為我認為自己應該要能完成這些要求並感到心滿意足—但我卻沒有。我非常熱愛工作,而我的工作行程讓我很難達到自己訂下的這些嚴格要求。我無法放下這種罪惡感,不斷告訴自己說自己不是一名好母親。這種想法侵蝕著我,讓我變得不快樂,因此我必須改變思考模式,重新定義何謂好母親及其對於我的意義。

現在我不再是全職媽媽了,但我會盡力做到下午在家陪孩子寫功課。我無法像我的母親一樣成為學校的主力志工—但在有需要時我也會去幫忙志願活動。

我將這些範本趕出我的腦海,並重新設定自己的期待,使其更為實際也更符合我的生活模式。我不會說自己已經完全拋下罪惡感,但在改變思路之後確實感覺好多了。我量力而為,而現在我腦中的範本所寫的是:一個好母親會盡力愛她的孩子。

解構我們的範本故事

你認為一個好人的定義為何?一名好人是否該放棄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而將他人放在優先地位呢?是否永遠不該接受他人幫助?或是不需要個人時間呢?

我想請你為我填個空,別考慮太多,就填你直覺所想到的第一件事:一個好人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後問問你自己:這個答案真的是正確的嗎?還是你只是在用永遠達不到的高標準來檢視自己?我們需要認知到這種信念有其限制性,會將我們給牽制住。

為何我們會有這些狹隘的信念呢?它們是從何而來的?每個人的人生中似乎都有那麼一個轉折點,讓我們從自信滿滿變成充滿質疑—從堅定不移變成猶豫不定。我們當中許多人的生命旅途都在小學到高中間的某一刻出現了小小的轉折,從那時起對自已失去信心。

換一個連接詞

我透過演講跟工作坊認識了數以千計的人們,許多人都跟我分享過與自己最緊密連結的那個身分,大部分是某個年紀的女性、母親的角色,但也可能是「職業婦女」或是「家庭照顧者」。面對這個身分,她們感受到此角色定義了自己的每一個部分;但與此同時,卻也排擠掉了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不留空間給自己所重視的事情與夢想,只因為它們落在這個狹小界線之外。我聽過像是這樣的故事:

• 我可以當個媽媽「或是」我可以追尋自己創業的夢想。
• 我可以當一名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媽媽。
• 我可以照顧年邁的父母「或是」追尋自己的藝術職涯。

她們用自己的故事欺騙自己,並下了一個結論,認為人生就是凡事只能擇一的情況。

朵娜是我好好生活法則課堂裡的女性學員,曾與我分享說她不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就她的原話來說,她感到「被困住了」,過去十多年她都自己教導在家自學的孩子,現在孩子長大後,又接著繼續照顧父親直到他去世為止。但不久之後,她又得負責幫一個親戚處理房產來減輕親戚的家庭壓力。多年來朵娜一直扮演著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卻也心甘情願。但現在,處在一個無人為自己定義角色的階段,卻讓她感到十分恐慌。

有時我們必須拋棄自己舊有的形象

當我們長期專注於某一身分上時,常常會難以抬頭搜尋周圍的其他可能性。朵娜跟我一起透過課程練習找到了心中的答案,她和我分享說自己熱愛讀書,也很喜歡參加作者舉辦的講座,她渴望有時間閱讀,也希望自己過去能夠投資更多時間充實自我。我告訴她:「你顯然喜歡書籍、作家、寫作⋯⋯所以我不太懂為何寫作沒成為你人生的核心目標呢?」我也注意到當她在描述心中理想生活時,會特別著重在能否擁有可專心、不受打擾的寫作時間。但要達到這點很困難,朵娜也承認轉換重心很不容易。

這裡的問題出在朵娜怎麼看待自己,她將自己限制在照顧者的角色上,沒有留一絲空間給其他事物。因為一輩子的重心都在他人身上,所以反倒覺得專注於自我是一件不對的事情。

朵娜需要在自己的「工作描述」上加入「以及」二字。

除了盡到照顧者的義務之外,何不將心胸放寬一些?為何她無法既照顧自己的家庭又騰出時間追尋寫作的熱情呢?

我們都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一些「以及」,但請容我解釋清楚:這並非是要將更多事物塞到待辦清單當中,也不是要增加你一整天的工作量,而是要我們張大眼睛用另一種角度檢視真實的自己,並將重心重置到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物上,讓生活重入正軌。

正因為我們之中有太多人都活在「要麼/或者」的情境下,只好傾向將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擺在一旁;而有更多人之所以選擇忽略自己的願望,是因為認為自己沒時間或沒權利去做追求,而這是另一種要重新導正的情況了。

其中一個停止這種不健康現象的方式,就是好好盤點一下自己的想法。做法是問問自己:我已經準備好要在生命中有所突破了嗎?抑或是我的道路已經註定好無法再改變了?

若你認為已準備好要在生命中有所突破,那就要將自己視為流動的液體、是現在進行式。你的遭遇是一個改進、發掘與探索的機會;但倘若你認為生活不會產生變化,便會覺得自己無法做出改變。基本上你會相信你的命運以及你自己是誰都已經註定好了,因此你的目標可能會變成避免人生失敗,也代表你將逃避挑戰。

那你屬於哪一種人呢?你準備好踏出舒適圈,在生活中創造一些改變了嗎?或你想要維持、不願破壞現狀?改變本身就是一種破壞,也是人們避之惟恐不及的—儘管這代表要留在原本的老路上,朝著他們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前進。

我很誠實地說,我知道維持現狀比較容易,畢竟這條路已經很熟悉—我們知道哪裡該轉彎、哪裡有石頭⋯⋯但你喜歡這條路所通往的方向嗎?改變的道路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或許會很可怕甚至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我們需要踏出舒適圈才能做出改變。

當我們嘗試新事物時,會開始轉變自己的心態,這代表離實現目標已經不遠了。而我也會陪在你身旁,指引你度過這段旅程。我保證這一切都會很值得的。

圖片來源: 圖片作者:wirestock,連結:freepik ,CC Licensed

※本文內容授權自 《【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做自己喜歡的、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拒絕崩潰的無壓生活練習 】書籍 / 高寶出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做自己喜歡的、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拒絕崩潰的無壓生活練習

你真的不需要這麼忙:做自己喜歡的、快樂的、有意義的事,拒絕崩潰的無壓生活練習

在少做一點,活得更精彩———生活並非是要你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做最重要、快樂的事。你是不是一醒來就覺得累?四面八方而來的壓力讓你焦慮不堪?有太多人因為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務太多,而感到精疲力盡,使得大部分的日子都是以不滿足與失敗做結束。生產力專家譚雅.道爾頓教導這些人們利用轉念來讓自己解脫:生產力專家譚雅.道爾頓為您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感到不知所措不是要做太多事情的結果───而是因為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熱門討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