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能提升

健康網》 事情總拖到最後才完成?醫:終結「隱性拖延症」有3招

  • 2021-4-12
  • 文/自由時報
  • 圖/圖取自freepik
隱性拖延症患者常將事情拖到最後完成,想克服此症,身心科醫師建議,先列出步驟,再提早執行;圖為情境照。

隱性拖延症患者常將事情拖到最後完成,想克服此症,身心科醫師建議,先列出步驟,再提早執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事情總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忙碌整天卻毫無進展」,你是否為別人口中的拖延症患者呢?醫師說明,拖延症類型很多,包括完美主義、過於善良與隱性拖延症等,想改善建議,給自己一點壓力,列出執行目標的步驟,提早開始行動等方法,都有助終結拖延症。

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李旻珊在臉書粉專「身心科 李旻珊」發文整理,常見拖延症的5種類型,與如何克服「隱性拖延症」。

●第1類「過分焦慮型」太過杞人憂天,擔心事情做不好會失敗,要做事情時一再拖延。

●第2類「完美主義型」把事情做到100分,事情規劃非常詳細,遲遲不動手行動。

●第3類「太過於善良型」常常被叫做濫好人,幫朋友同事完成工作,反而做自己事情被拖延。

●第4類「瞎忙型」沒有系統性規劃,東做一點西做一點,100分力氣,50分成果,導致往往沒有在期限內把事情做完。

●第5類「隱性拖延症」患者常高估自我能力,將事情拖到最後一刻完成,讓自己身處在極大的壓力下,反覆的燃燒自我,以英雄式完成任務享受愉悅感與成就感,但通常成品質量相對較為粗糙;倘若作品未受肯定,則會對身心造成極大壓力,隱性拖延症患者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終結「隱性拖延症」有3招

第1招 想像一個完成後,美好具體的目標景象

例如:想像你把論文完成後,拿到學位那一刻多麼令人開心。

第2招 先給自己壓力,列出所有下一步行動

將執行步驟列出來,讓自我意識到,要完成事情其實需要花許多時間,一個晚上根本做不完,不早點開始行動就會完成不了。

第3招 想像完成不了的不良後果

以後再做=永遠不做,收穫短暫輕鬆感,但接下來會獲得極大的壓力;在最後一刻才想起「我要做但沒有做到」,最終,自責厚著臉皮去請求延期,面對他人給予不信任的表情,對自己也是種很大的心理壓力。

※本文內容授權自 《自由時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本專欄文章列表》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