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軟體巨頭砸重金投資台灣
IBM估五年內帶來千個工作機會 以雲端產業來說,提供雲端和人工智慧服務的IBM公司,觀察到台灣客戶對科技轉型的旺盛需求,去年底宣布將於二○二三年首季在高雄亞灣成立「軟體科技整合服務中心」,投資金額數十億元,預計五年內帶來一千個工作機會。
公有雲三大巨頭包含亞馬遜AWS、微軟、Google,近年也陸續「押寶」台灣,其中Google除搶先在彰化蓋第一座資料中心,近年也在台南和雲林購地做為擴展之需,據傳是要再蓋第二和第三座資料中心,外界初估總投資額上看數百億元。
微軟斥資395億 可望創3萬職缺 微軟二○二○年也宣布,將在國內設立首座Azure資料中心、打造Azure雲端硬體與基礎建設團隊,創下微軟在台逾三十年最大投資,且是微軟海外最大雲端營運研發中心。目前該資料中心仍在動工中,研調機構估,微軟此次斥資十三億美元(約台幣三九五億元),可望在台創造逾三萬個工作機會。
AWS也不落人後,去年十月在台北啟用「本地區域」(Local Zone)機房,是AWS首次在美國以外部署本地區域,雖然規模比一般資料中心小,但已可滿足許多本地雲服務。AWS二○一九年也在新北市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做為加速台灣新創育成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的熱點。至於在台投資金額,AWS透露「金額非常龐大」。
此外,發展社群平台和元宇宙的科技公司Meta,去年五月在台北成立全亞洲第一座元宇宙XR Hub Taiwan社群空間,落腳於數位創新基地,盼促成元宇宙新創產業聚落。Meta高層表示,台灣不僅將成為Meta元宇宙團隊的重要據點,也將是推動全球創新的關鍵樞紐。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財經】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後天將迎來5月1日勞動節,台北市勞動局提醒,勞動節為依法應休的國定假日,雇主若安排勞工當日出勤,除了須經勞工同意,並依規定加倍給薪,若事業單位違反規定,經查證屬實,將面臨處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地方政府多委託民間修剪、移植或養護樹木,但業者常修剪不當,農業部林保署第三度預告樹木保護專業人員培訓考選與分級認證辦法,未來修剪受保護樹木須有證照,最快年底舉行考試與培訓。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小勻於10年前離職後成為全職媽媽,子女長大後想重返職場,經新營就業中心輔導進入食品公司,穩定就業年餘,還成功領取「再就業獎勵金」3萬元。
有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將在下個月「裸辭」(指還沒找好下份工作),存款僅有一百萬元出頭,且每月開銷高達三到四萬元,但為了逃離讓自己感到「有毒」的職場環境,決定不再猶豫。由於完全沒有下一步規劃,
報稅季即將起跑,今年報稅期間延長1個月,為5月1日至6月30日。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整理常見申報錯誤態樣,供民眾參考,提醒申報時多加注意,避免因一時疏忽遭補稅處罰。
氣候變遷導致高溫加劇,台灣勞工戶外工作也面臨嚴峻挑戰,綠色和平昨日公布調查,六都去年的熱危害達三級以上總小時數已一七九六個小時,換算潛在經濟損失近三九七億元;台大學者研究也發現,高溫與脫水將導致慢性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