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認為,X世代不僅要面對中年的健康問題及職涯瓶頸,有些人還要肩負養小孩和照顧父母的責任,收入成長速度更是各世代中最慢的。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報導稱,一項涵蓋30個國家的易普索(Ipsos)民調顯示,X世代中感到「不太快樂」或「完全不快樂」的比例達31%,居各世代之首。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布朗齊福勞爾(David Blanchflower)也發現,不快樂、焦慮和絕望等負面情緒,在50歲左右達到頂峰,這與「人生U型曲線」理論不謀而合。X世代正處於這條人生曲線的谷底,不僅要面對中年所面臨的慢性病風險及職涯發展瓶頸,許多人還要同時肩負養小孩和照顧年邁父母的雙重責任。
X世代為何比較慘?報導說,在美國,X世代平均有5%的支出花在照顧18歲以下的孩子或65歲以上的父母,相較之下,嬰兒潮世代只有2%。在義大利,住在父母家的18到34歲年輕人比例,從20年前的61%上升到68%,西班牙上升的更快;這些年輕人的父母,大多是X世代。
另外,X世代在就業市場及收入也落後。經過通膨調整後,X世代的收入確實高於他們的父母,其收入成長的速度卻是各世代中最慢的。或許與X世代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不想跟傳統上班族那樣死守企業制度有關。
不過,X世代的處境也受到時代背景影響。一般人通常在30、40歲時擔任主管,收入成長速度快。不幸的是,X 世代在這個年齡段,慘遇 2007-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就業市場低迷。
X 世代在累積財富方面也做得很差。20 世紀 80 年代,當許多嬰兒潮世代都 30 多歲時,全球股市成長4倍。現年 30 多歲的千禧世代迄今已享受到強勁的市場回報。但在 21 世紀,當 X 世代希望大展宏圖時,市場卻略有下跌。那段時期遇到網路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美國股市來說是失去的十年。
報導還說,X 世代從30多歲到40歲出頭,也就是許多人第一次買房的時期,X世代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獲得抵押貸款變得越來越困難,一些人房子被法拍,只好重回租屋市場。
更慘的是,美國的社會安全基金預計在2033年用罄,屆時X世代正值退休年齡,這意味著除非國會採取行動,否則他們的退休福利將被削減20到25%。下次你見到一位50多歲的X世代時,至少給他們一個微笑,寬慰一下。
❰月薪4萬以上工作❱ 請立即前往yes123求職網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自由時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求職不只看薪資與職稱,職場氛圍與辦公環境同樣重要。近日社群平台「Threads」掀起一波面試避雷勸世潮,不少網友紛紛列出心中一看就想逃的公司徵兆,貼文一出引爆熱議與共鳴。
心理健康已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國安等級問題,但台灣心理健康聯盟指出,青壯年自殺、高齡照顧議題、衛生所人力不足、社區心理健康資源不足是我國心理健康的4大警訊,政府應立即啟動,以預防促進及社區為基礎的心理健
〔中央社〕「路怒症」並非醫學正式定義的疾病,卻於生活常見。醫師提醒,情緒上來難以冷靜時,轉移注意力方法包括回想心情好的一面、深呼吸等,讓內生性煞車系統活躍,有助情緒緩和。
每逢星期一早晨,許多人都會感受到焦慮、疲倦甚至憂鬱的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週一症候群」。醫學研究指出,這一狀況與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濃度的升高密切相關。當人們從週末的極度放鬆進入為期
高薪又能在家工作的職業,是許多求職者的夢幻選項。美國媒體《FinanceBuzz》列出了10個待遇優渥的遠端工作,時薪均為65美元(約新台幣1941元)或以上。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職場中看到同事忙得不可開交,是否該伸出援手?網友發文說,自己工作輕鬆,反觀隔壁同事每天事情都做不完,讓他好奇是否該出手相助?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直言,「幫了就變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