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職場上最被低估的一項技能,就是接受「嚴厲但出於愛』的批評能力。」示意圖。(情境照)
格蘭特認為:「職場上最被低估的一項技能,就是接受『嚴厲但出於愛』的批評能力。」、「獲取知識很容易,但得到建設性批評卻很難。如果你無法面對真相,人們最終會停止告訴你真相。」他補充說:「成長最多的人,往往是那些最能接受回饋的人。」
《CNBC》報導,話雖如此,但要在職場中真正吸收建設性批評,往往比說得比做的還要難。葛蘭特2018年3月的《WorkLife》播客節目中指出,當我們受到批評時,自然會產生防衛反應,可能會列舉理由為自己辯護,或質疑對方的動機。
葛蘭特說:「負面回饋會引發警報反應,它會觸及你身體中的神經……你的思緒開始飛速運轉,並築起心理防線,準備反擊。」
一些專家指出,若能適當回應批評、避免陷入防衛情緒,有助於提升工作表現、職場滿意度及人際關係。
領導力專家、寶僑(P&G)前高階主管莫茲(Scott Mautz)在2024年為 《CNBC》撰文時表示,接受嚴厲回饋的過程,從你接收到那一刻就開始。在回應之前,應先深呼吸,然後以冷靜且專業的方式回應。等到自己獨處時,便可以思考如何詮釋與吸收這些回饋。
莫茲建議可採取3個步驟,首先是判斷對方是否有立場或理由批評你:思考對方是否與你密切共事?是否真正理解你的工作內容以及你做出特定決策的原因?對方是否一向能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再來是重新審視這份批評:假設對方是出於好意,要知道「被評價」總好過「被忽視」。
最後是找出如何變得更強大的契機:回顧自己的工作狀況,假設你是第三者在看這些狀況。對方提出的建設性批評是否合理、有幫助?是否與你過去收到的回饋一致?這有助於你篩選出最有用、最合理的部分,並付諸實行。
葛蘭特建議,把自己視為一位渴望進步的奧運選手,而不只是聽到「你已經很好」。他強調:「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展現你願意不斷自我提升的意願。」
❰中高齡及二度就業工作機會❱
快上yes123求職網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自由時報】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自由時報
OpenAI宣布推出全新「ChatGPT Agent」AI代理人新功能,強調比傳統聊天機器人更進一步,不僅具備思考與規劃能力,還能自主執行任務,透過操作虛擬電腦完成複雜任務,從日常代辦事項到專業分析報
「2025天母啤酒節」堪稱夏季最強消暑盛宴之一,延續歷年熱潮,今年不僅首度開放酵母君限量紀念周邊預購,眾多天母店家祭出好康優惠與買一送一,7月19日、7月20日精彩主場活動將集結多達37家啤酒品牌、超
夏天吃冰,當然是用一杯哈根達斯冰淇淋來犒賞自己!萊爾富自7月9日起限時5天推出哈根達斯迷你杯系列買3送3,Hi-Life VIP會員再刷聯邦信用卡下殺近4折,一杯比半價更便宜!7-ELEVEN化身全台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賀統一7-ELEVEn獅隊勇奪2025年上半年職棒球季冠軍,7-ELEVEN全台門市推逾百款指定商品第2件5折,加碼CITY PRIMA精品美式/精品拿鐵限時3天買2送2。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管理學講師西格爾(Robert Siegel)指出,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正在重塑各行各業、重新定義工作角色,也讓「適應力」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鍵。他認為,AI時代的關鍵在於
只要1個月就能翻轉職涯!75年次的林采樂,曾做過行銷企劃與行政總務人員,因看好半導體產業前景,非本科系畢業的她,勇敢跨出舒適圈,參與勞發署雲嘉南分署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的「半導體製程基礎培訓班」職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