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職場新知

《你可以難過 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明明說是為我好,聽了反而更受傷?

  • 2022-7-15
  • 文/天下雜誌
  • 圖/天下雜誌

「要當業務,一定要讀過這本書。我可是為你好才告訴你的。」

「咦?你不敢吃海膽?天啊你這輩子白活了。」


像這類的對話,在職場或生活中都很常見。聽到這種「好像是為你著想」 卻讓自己很有壓力的建議,是不是經常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是?接受可能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過不去心裡那關;不接受好像又很不懂事、不識好歹。老實說會這樣想很正常,根本無需內疚,其實,多數人聽到這種建議,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多半是:「你以為自己是誰啊,可不可以不要管我?」但偏偏這種人絕對不會不管你。你要是真的就這樣回應對方,他們就會擺出很受傷的表情,說:「唉,我都是為了你好才這麼說啊。」「我醜話先說在前頭,你好自為之吧。」


這種人往往擺出一副:「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可以是好心提醒」的樣子。 在這種氛圍下,很容易讓接收建議的人產生:「好說歹說對方也是一片好意,我是不是該試試看。」但又因為對方的建議根本不適合自己,因此陷入掙扎。



透過關鍵句聽出多管閒事的好意

下次若聽到別人再這麼說,請直接把耳朵關起來,尤其當對方說出「我都是為你好」、「要不是你我才不會多說這麼多」等關鍵句型,就可以直接無視對方接下來的發言。因為,會說出這種話的人,才不是為了你好才這麼說,他只是想要強迫別人聽他的建議他,換言之,他只是想把自己的喜好、感想強加在你身上,完全沒有顧及聽的人的感受。最可惡的是,他們臉上還會堆滿偽善的笑臉, 好像不聽他的建議是自己的錯,把別人變成壞人。
有些人的確在過度熱情的時候,可能會為了強調「正面」的效果,不小心 說得太誇張。其實,比起這樣浮誇地表達,不如真誠地說出自己覺得哪裡好,或你真心覺得哪一點能幫助到對方,這樣的建議一定更有說服力,還不如老實說: 「我真的覺得這本書很棒,自己也深受啟發,所以想跟你分享。」「海膽真的是人間美味欸,你要不要也吃吃看?」


聽到對方發自內心真誠的建議,聽到的人就算不想接受,也會打從心底的感謝對方的推薦,也不會感受到被「強迫推銷」的壓迫感。



為自己加上心靈警語

換個角度想,像這樣自顧自地推薦不太適合別人的想法,就已經不是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了,所以才需要刻意說出「我是為你好」這類顯示自己有為他人設想的詞彙。不過,心意這件事本身就是感受會比話語更真實,如果你真的感受到對方是為你好,就聽從建議做做看也無妨,但若發現自己只是被字面上的「為你好」綁架了,試著練習告訴自己「這只是他的個人意見。」聽從自己的感受,做出最能守護自己的回應。


如果之後遇到這種「用親切強迫他人接納己見」的人,就這樣在心裡默念這兩句話,為自己築起防護牆:

「那不過是你的感想吧!」
「原來你會這樣做啊,但我不是!」


就如同販售健康食品的電視廣告中常出現「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的警語,你就想像一下那個人的臉下方有這句話的樣子。這麼一來你就能自然地說出:「謝謝你的建議,但我用不到。」這樣既尊重對方的「個人想法」,也不忘自己有選擇的自由,才不會為了不適合自己的建議,造成情緒上過度的負擔。


※本文內容授權自
【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 書籍 / 天下雜誌出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你可以難過 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

你可以難過 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

安慰、建議、協助⋯⋯明明是能讓人安心的話語,卻很可能讓人更委屈、很受傷。向旁人傾訴,卻得到「別想太多」、「別太敏感了」的回應,難道問題出在我身上?


為什麼有些話說是「為我好」,但聽起來卻這麼傷人?察溝通中的有毒關鍵字,面對棘手對象也能自在應對。不糾結、不委屈。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