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徵才/登入
回首頁回首頁
首頁 > 好文上架 > 樂活品味

教育急不得 別讓孩子不開心

  • 2015-5-18
  • 文/優渥誌
  • 圖/自由時報記者洪美秀

近日會考、免費牛奶爭議不斷,關於孩童教育問題又浮上檯面,父母到底該如何教養孩子才正確?

台灣2013年的生育率,已經低到世界最低,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讓現代父母經常對孩子過度關心──全權掌控他們的一切,努力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避免他們受傷,同時還要贏在起跑點,終極目標是教養出「完美小孩」。

這種教養方式,也讓我們經常遇到難題:希望孩子獨立,又怕他們做不好;希望孩子學習更多,卻又沒有耐心讓他們慢慢探索;希望他們負責任,但又忍不住出手幫孩子做決定。結果,在百般呵護之下長大的孩子,卻又缺乏抗壓性、自主性,也較少有責任感。於是父母們開始困惑,究竟該怎麼教養孩子才正確?

父母學放心、懂放手 孩子才得以做自己
資深媒體人李濤、李艷秋夫婦的獨子李志邦,十四歲就當了小留學生。李艷秋每次到美國探望兒子,就自動化身為「台勞」,不停地這裡擦那裡清,幫兒子宿舍大掃除。李志邦年紀小時還會默默接受,但上大學後,他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會反抗。

李艷秋見兒子的宿舍像垃圾堆,邊整理邊嘮叨不停,「老媽好不容易來一趟,光清理就清理了三天。⋯⋯要像這樣才符合我的清潔標準。」李志邦當下就頂嘴說,「這是我住的地方,我覺得這樣就夠了,為什麼要照妳的標準?妳又不住這裡。」

李濤聽到母子有爭執,也來關心一下,責問兒子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這麼散亂。父子間僵持了將近半個鐘頭,最後兒子只回了一句話,「我就是不想做,可以嗎?」李濤這時才發現,原來是孩子已經長大,「想做他自己」了。

一直以來,李濤都想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兒子,希望他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避過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困難及苦痛,但孩子的回應是「我要自己去嘗試」。李濤說,「我知道那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但是他堅持要自己去嘗試,那時候我才了解,他已經是另外一個人了。」

原本順心的孩子,突然決定要「做自己」,習慣將孩子捧在手心的父母肯定會措手不及,李濤夫婦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磨合的期間彼此依然衝突不斷。問他們怎麼面對孩子的轉變,身為母親的李艷秋說,「這時候是該要放手了。因為如果再不放心,只會把他越推越遠,更加回不了頭了。」

於是,他們試著開始放柔軟,不再主動追蹤兒子的生活,也不再天天電話遙控。一段時間後,兒子主動回頭來找他們,性格上也成長許多。上研究所後,兒子的「垃圾屋」不再,以前的規律作息回來了,房間整理得一塵不染,連與父母相處也變得平順。

對孩子的期待,其實是自己焦慮、孩子有壓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也有自己成長的節奏,順著他的節奏前進,時機到了自然會花開蒂落。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盧蘇偉有一次到學校演講,還在準備階段,就在會場外聽到小男孩的嘶吼聲:「你走開,我不喜歡你!」「你們大人都一樣壞,我討厭你們!」小男孩堅持不肯進入會場,老師也奈何不了他,媽媽則是站在一旁尷尬又難堪。

見孩子這般失控舉動,媽媽忍不住向旁人訴苦起來,「這是我的冤親債主,我為了這孩子不知受了多少苦。」孩子在眾目睽睽下也十分委屈,「你就只會哭,哭有什麼用!」「我討厭來學校,每次妳一來學校,我就要倒大楣!」孩子說完就氣呼呼地跑出去。

媽媽邊掉眼淚,邊敘述她的故事。她說孩子打娘胎開始,就很不安穩,懷孕期間只能天天臥床。出生後也是大病小病不斷,三不五時跑醫院,幾乎要以醫院為家了。

上小學後,原本以為就要苦盡甘來,卻又發現孩子有無法專注的毛病,人際互動也不好,經常和老師、同學起衝突。今天是希望帶來他聽演講能有所改善,怎知他一聽到周六也要到學校,就發飆了。

盧蘇偉認為,孩子的正常和理性,是來自於良性的互動。如果父母因為對孩子的成長焦慮,而急於要求孩子符合父母期待的作為時,就容易造成孩子情緒失控。放慢腳步,給孩子自己追趕上的機會,他們將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

※本文內容授權自《優渥誌》,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采好文,請見【上班‧這檔事】好文上架專區。

優渥誌

優渥誌

在適合忙碌現代人的輕閱讀刊物★滿足上班族的三個希望:想成功:從賈伯斯、巴菲特、施振榮……等成功企業家的故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哪些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又有哪些忠告?想升官:拼命工作,你、我能換得什麼?這是所有工作者心聲,其實是可以的,你只是需要更多的職場技術及技巧,讓您步步高升。想賺錢:M型社會下,中產階級崩落,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收入,只能靠投資理財,但如何輕鬆理投資?是我們大家的功課。

《本專欄文章列表》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更多好文上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