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舉行「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說明記者會」。(勞動部提供)
洪申翰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身心障礙者在台灣已突破120萬人,勞動部2023年即開始處理此議題,邀請許多障礙者團體一起研擬這份行政指導,合理調整不是一個同情或施捨,而是為了實質的職場平等;它也不只是一套設備,而是雙向的溝通和協商,調和雇主和障礙者之間的期待。
洪申翰指出,依據就業服務法規定,雇主不得就業歧視,違法將被處以30萬到150萬的罰鍰,不過「合理調整」的法源是「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主管機關為衛福部,目前合理調整並沒有強制性,希望能先讓雇主和障礙者熟悉相關程序和方法。
「合理調整」在我國職場上是一個新的概念,源自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核心概念之一,目的在提供身心障礙者在職場上有調整具體需要時,在不造成雇主或同事不成比例或過度負擔的情況下,進行必要及適當的調整,讓身心障礙者與其他人可以在平等基礎上享有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
洪申翰強調,推動職場合理調整,絕對不是只有訂定行政指導,重點在如何將合理調整融入職場,勞動部將以公私協力方式,與障礙團體合作,透過團體的行動支持,展出勞雇雙方協商作法,導入政府相關資源,創造成功案例,藉由個案的累積,逐步創造職場合理調整友善環境。
勞動部官員表示,行政指導的適用對象不限於持有身心障礙證明者,也適用沒有身心障礙證明、但確實有資料佐證有實質需求的勞工。另外,行政指導要提醒雇主最重要的是,障礙者提出調整需求時,雇主應透過溝通對話,了解需求釐清狀況,最後再評估對策。
勞動部也協調各地方政府建置「職場合理調整諮詢輔導窗口」,如勞雇雙方有疑問或對於身心障礙勞工的調整請求無法有共識時,由政府來協助勞雇雙方協商可行的作法,並引導雇主運用政府資源,例如職務再設計補助、職場學習及再適應計畫、就業適應及在職訓練等,讓合理調整可以順利進行。
❰餐飲服務工作機會❱
快上yes123求職網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在成立於1980年的自由時報,發行量與閱報率持續居全國第一,受到廣大讀者肯定。自由時報是一份最尊重台灣人意願,並追求新聞真相的報紙,不阿諛、不偏袒、不渲染,自由時報只對歷史負責,發揮「第四權」的監督精神。
※【自由時報】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自由時報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很多民眾被騙海外當「豬仔」,中市勞工局舉例,曾有一位具有電腦維修專長的「小亞」詢問勞工局,說接到自稱是公司人資專員「小東」的電話,詢問他是否願到菲律賓從事電腦維修的工作,更大讚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美國陸續公布各國新關稅稅率,雖然台灣稅率尚未定案,勞動部已先新修訂「充電再出發」計畫,並在日前公布,勞工若因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期間參加訓練課程每月最高可領訓練津貼1萬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勞動部協助青年提前卡位職場、企業及早儲備人才推出「大專青年預聘計畫」,企業可預先聘僱畢業前一年的在校生進行職場訓練,幫助學生累積實戰經驗、提升即戰力,畢業後即可無縫銜接職場,有
總統府28日發布總統令,公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今年起新增4+1天國定假日,包含小年夜、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5月1日勞動節也改為全國放假。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一名在牙科診所服務的陳姓護理長,被院長委以招募「牙醫助理」事務,她在平面廣告上刊登徵才訊息,又將此訊息張貼在臉書社群網站,一名黃男在臉書留言欲前往應徵,護理長回覆「我們只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物價居高不下,向主管開口加薪卻是不少上班族的心理難題。但專家提醒,薪資談判其實是一項可以練習的職場技能,選對時機、掌握流程與心態,反而能讓你在工作中,爭取應得的待遇與尊重。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勞動部南分署釋出1700餘個臨時工職缺,即日開放受理。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近年餐飲旅宿業面臨嚴重人才短缺,經歷新冠疫情,許多從業人員選擇轉行,疫情紓緩後也未回流。據統計,目前僅新北市就有逾三千職缺乏人問津,業者提高薪資待遇和員工福利,仍難以解決缺工危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勞工局將於7月18日在西區區公所禮堂舉辦聯合徵才,邀請大立光電、家樂福、北澤國際餐飲、新光三越與台灣客服科技等5家知名企業設攤,共釋出247個職缺,其中精密光學塑膠鏡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來臨,高盛曾在2023年的報告中預測,人工智慧可能取代全球3億個全職工作。麥肯錫報告也稱,到2030年,人工智慧可能取代3.75億工人。職業資源平台Resume Genius的研究人員
畢業季與暑假到來,也是新一波求職旺季。台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今(13)公布,將於15至17日攜手12家企業,釋出570個工作機會,產業類別除零售業外,也有餐飲集團、自行車租賃以及居家長照等。勞動局表示